安全为天 核心在“天” UFhke?F(
柏承刚 fI?&1n s
“安全为天”的提出,是对安全工作从认识到实践的升华,是抓安全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论。深刻理解“安全为天”、自觉践行“安全为天”,核心是深化对“天”的认识。 89/6rL4K
h*qY:@S
“天”至高无上,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到最高位置 V=+Tq;=tg
Gv1%`%wak
天,自古就被视为万物的主宰,是至高无上的权威。古人对天顶礼膜拜,既崇敬又畏俯。安全为天,突出的是安全在铁路整体工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,蕴含的是安全关乎生命、安全关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,强化的是对安全决定一切、安全是生命线的敬畏之心。能否做到“安全为天”,对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讲,直接决定工作安排和力量摆布,决定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,思想上出现偏差,必然导致管理和决策上的重大失误。在安全管理中,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始终在安全与运输、安全与施工、安全与效率之间左右摇摆、来回纠结,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来。践行“安全为天”,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日常工作的安排部署上优先考虑安全,更重要是在安全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也要优先考虑安全,安全至高无上的地位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。 1U9Q#
/eu+?
“天”只有一个,确保安全是全局上下共同的责任 #hbnp"sd
advvQF
晴空万里、阳光明媚,我们每个人都心情舒畅;雨雪风霜、雾霾笼罩,我们每个人都望天兴叹。这说明一个道理,“天”只有一个,我们共有一个“天”。自然的天是这样,安全这个“天”也同样如此。胶济铁路“4.28”事故的后果是坍塌了济南局的“天”,全局十万职工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,每个人都承受了深深的切肤之痛,“命运共同体”“利益共同体”,没有哪一个方面像安全体现得这样刻骨铭心。安全为天,是用血的教训警示我们,在安全生产上没有局外人,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,确保安全是全局上下共同的责任,必须人人有责,人人负责;安全为天,是用曾经的耻辱告诫我们,安全工作不是“一人做事一人当”,而是“一人做事众人当”,安全连着你我他,必须目标同向,合力共为。因此,无论是运输业、非运输业,还是车机工电辆,业不分主辅,人不分机关一线,都要守土有责,守土尽责,确保一方安全,确保一方稳定;都要破除本位主义思想,树立主动防范任何单位发生事故的大局意识,落实联劳协作机制,及时解决结合部安全隐患,共同撑起安全这片“天”。 +A;f^=
1j*CY^p9N
“天”道酬勤,安全工作要孜孜以求、一丝不苟、常抓不懈 p:TX_@#<
&9(Z[,?
天行健,日出日落,月盈月亏,周而复始,永不停息。践行“安全为天”,关键在“常”、“长”二字,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,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。“常”就是经常抓,始终保持高标严管的态势,发现问题立即解决,防止同样问题重复发生,防止同一问题长期存在;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,做到没有隐患早防范,有了隐患早发现,一般问题早纠正,切实把问题消灭于初始,把事故防范于未发。“长”就是长期抓,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,抓安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要有长期作战的恒心、耐心,日复一日、月复一月、年复一年地抓下去。华罗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劳一分才。”安全管理取得的每一点进步、安全生产取得的每一点成绩,都是勤奋的苦根上长出的甜果。如果“梦里走了许多路,醒来还是在床上”,安全管理只能是原地踏步,确保安全只能是异想天开。那么,抓安全如何才能做到“常”、“长”二字呢?那就是坚持“三个到底”:安全问题一盯到底,安全措施一落到底,安全责任一追到底。《周易》“乾卦”云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运用到安全工作中,就是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,一天到晚警惕戒惧,时时谨慎小心,事事不敢怠慢,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好安全工作;就是要强化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的意识,以“履霜坚冰至”的思维抓好安全工作,谋在前干在先,抢前抓早争取主动,真正“抢在事故的前面”。 :v` ">;
4a:36I@
“天”有九重,对安全规律的探索没有穷尽 )}& |